Welcome
admin
admin

2025-10-29 15:01:40

活动情报
123 40

此条目的主题是萧邦创作的钢琴独奏曲。关于此名称的其他意义,请见“夜曲 (消歧义)”。于1827至1846年间,萧邦共创作了21首夜曲,皆为短篇的钢琴独奏曲。它们普遍被认为是最优美的短篇器乐独奏之一[1],而萧邦亦被认为是将夜曲发扬光大的重要作曲家。罗伯特·舒曼等人认为萧邦的夜曲具有独特的风格,也最能发挥他的个性[2]。

第1至18首夜曲在萧邦在生时发表,它们均是以两首或三首为一组,并依随创作的时序。虽然第19和20首夜曲是萧邦离开波兰前的作品,它们在萧邦逝世后才发表。而萧邦创作第21首夜曲时没有将此曲题为“夜曲”[3],但它自1870年发表后便被纳入众多夜曲之一。有时被称为Nocturne oublié的第22首夜曲则可能是伪作。

萧邦与约翰·菲尔德

菲尔德便是夜曲的创始人,在当时亦是颇具名气的作曲家。萧邦自幼十分崇拜菲尔德,并受其演奏及创作技巧所影响[4]。

人们觉得萧邦初时的作品很像菲尔德,而讽刺的是,萧邦成名后人们反而认为菲尔德的作品像萧邦[5]。此外,虽然萧邦给予菲尔德的作品很高的评价,但菲尔德却不太欣赏萧邦的作品。萧邦于1832年曾为菲尔德演奏他的夜曲,菲尔德将他描述为“sickroom talent”[6]。尽管如此,萧邦一生中仍十分崇拜菲尔德。

特色

萧邦承接了菲尔德的夜曲风格[7],当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就是右手部分如歌似的旋律,这种声乐的特质给予乐曲情感深度[4]。而在左手部分对分解和弦的运用也是夜曲另一个要素,为右手旋律提供节奏;而经常运用踏板有利表达乐曲的情感,造就戏剧般的氛围。[8]

另一方面,萧邦的夜曲有很多独特之处,如在节奏的运用上更为自由。此外他自奏鸣曲式和意大利、法国歌剧的咏叹调中获取灵感,以发展乐曲结构。李斯特相信他的夜曲受到贝里尼采用美声唱法的作品影响,[6]而这说法亦多被后世所接纳。在这些作品中也可看到对位法的使用以增加乐曲的张力及戏剧性,以及来自古典主义音乐的影响。[4]

结构

多数萧邦的夜曲均采纳三段体(ABA)[2],使用单一拍子,在清晰的旋律中洋溢着忧郁的情绪。[9]除第3首的稍快板外其乐曲均以较慢的速度为主。三段体的例外包括Op. 37 No. 2(ABABA),Op. 9 No. 2(AABABA),Op. 15 No. 3(二段体)和Op. 55 No. 2(单一乐段)。而有些夜曲会像Op. 9 No. 2在主旋律的重复中逐渐加上更多的修饰。从Op. 27至Op. 62的夜曲皆成对出版,虽每首可独立成曲,但这一做法使同一作品的夜曲有着鲜明的对比。[10]

影响

初时萧邦发表他的夜曲时,社会的评价好坏不一。然而他的夜曲经得起时间的历练,很多原本不欣赏其乐曲的人皆收回他们之前的言论。[6]

这些夜曲常被演奏,虽每首的受欢迎程度有起有跌,而Op. 9 No. 2和Op. 27 No. 2则可说长久以来都十分流行。

萧邦的夜曲影响不少当代以至后世的作曲家。李斯特、舒曼、门德尔松皆十分欣赏他于夜曲中展现的才华;而布拉姆斯和华格纳更于其作品中展现出相似的风格。[11]而夜曲这种曲式由浪漫主义时期至现代皆有人创作,当中突出的例子包括崇拜萧邦并写了13首夜曲的佛瑞。

同时,台北捷运松山新店线的进站音乐亦使用此一主旋律。

列表

更多信息 编号, 调 ...

编号

作品号

出版年份

创作年份

旋律

音档

1

降B小调

Op. 9 No. 1

1833

1830–1832

Florence Robineau

2

降E大调

Op. 9 No. 2

1833

1830–1832

Martha Goldstein

3

B大调

Op. 9 No. 3

1833

1830–1832

Patrizia Prati

4

F大调

Op. 15 No. 1

1833

1830–1832

5

升F大调

Op. 15 No. 2

1833

1830–1832

6

G小调

Op. 15 No. 3

1833

1833

Olga Gurevich

7

升C小调

Op. 27 No. 1

1835

1835

8

降D大调

Op. 27 No. 2

1837

1835

9

B大调

Op. 32 No. 1

1837

1837

10

降A大调

Op. 32 No. 2

1837

1837

11

G小调

Op. 37 No. 1

1840

1838

12

G大调

Op. 37 No. 2

1840

1839

Olga Gurevich

13

C小调

Op. 48 No. 1

1841

1841

Luke Faulkner

14

升F小调

Op. 48 No. 2

1841

1841

Luke Faulkner

15

F小调

Op. 55 No. 1

1844

1842–1844

16

降E大调

Op. 55 No. 2

1844

1842–1844

17

B大调

Op. 62 No. 1

1846

1846

18

E大调

Op. 62 No. 2

1846

1846

19

E小调

Op. 72 No. 1

1855

1827-29

Peter Johnston

20

升C小调

P 1 No. 16

1870

1830

Aaron Dunn

21

C小调

P 2 No. 8

1870

1837

Diana Hughes

关闭

Remove ads参考资料Loading content...参见Loading content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