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可否认,味精行业现在面临着10多年来最困难的一段时间。与之前的历次行业整合不同,特别是在2006-2008年的行业大战之后,味精行业格局已经发生深刻变化,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,以阜丰集团和梅花集团等为代表的第一军团逐步形成。毫无疑问,在这种行业格局之下,此次战火的蔓延必将比前期更加复杂,博弈已然在向纵深化发展。
据有关部门统计,截至2012年末,以玉米为原料、实施全产业链生产的企业仅存10家左右,市场明显向阜丰、梅花、伊品等优势企业靠拢,行业集中度在明显提高。而长江以南的味精生产厂家基本都在06-08年那场大战中被消灭,根本没有机会支撑到眼下这场全面升级的战役,即使硕果仅存的几个厂家亦不过靠采购大包装进行分装来维持运转。山东的传统强势企业也由于原材料供需形势的变化,企业经营压力日益增大。实际上,出现这种局面,正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。在此之前,全国200多家味精生产企业,产业集中度非常低、上下游议价能力特别弱,制约着优势产能的发挥,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,而产能相对过剩、市场竞争混乱无序正是这些问题的集中表现。事实上在近年国家公布淘汰落后产能名单之前,这些产能早已被市场判处了“死刑”。
众所周知,谷氨酸味精行业属于技术壁垒不高、资金投入较大的成熟制造业,类似于其他成熟制造业,竞争的手段往往以直接的价格战为主导。从制造环节本身考虑,尽可能的谋求综合成本最低,是行业竞争的第一层面。应该看到,通过06-08年的战役,味精行业的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,阜丰、梅花等领导企业集团逐渐开始展现出巨人身姿,然而混乱无序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,整个行业的竞争仍然处于初级阶段,这种局面长期存在,必然会对生产厂家造成深远影响,进而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进程。
事实上,这个局面没有维持太久。味精价格自2009年起从最低点的6400元/吨左右,一路扶摇直上,在2009年末达到极致,最高达到13000元/吨。市场的优异表现,暂时掩盖了行业的阶段性不足,行业第一集团加快全国产业布局,一边享受着整合之后的利润高峰,一边进行着规模扩张伴生的内部消化,同时,又为下一轮战役的打响做好了准备。其他尚存厂家也纷纷开足马力,其动向亦构成下一轮战役的前提。行业在平静的表象中积蓄着能量。
硝烟尚未散去,战火再次临近。
2011年中期,阜丰、梅花、伊品的新增产能陆续到位,中粮亦进入味精领域,产能开始释放。新的一轮价格风暴旋即开始,味精行情一路下探,截至今年5月底,各主要味精生产厂家售价已跌破7000元/吨。
由领导性企业主导的博弈,其复杂程度远大于上一轮近乎混战的战役。一方面,不同企业的发展阶段、产能投向和投放进度有差异;另一方面,大企业之间往往又会维持着微妙的平衡。行业格局已经发生了很深刻的变化,领导性企业的出现,使得后续博弈走向纵深化,综合竞争的时代已经到来。如果说前面的竞争是制造环节的竞争,后面的竞争将是企业综合实力的竞争。蛋糕只会越做越大,从现阶段往后看,产业会进一步集中。相对其他企业,以阜丰、梅花为代表的第一集团凭借完善的产业布局、完整的产业链条已经占据了先机和主动,后竞争时代伴随着厂家行业自律意识的觉醒,有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相对平衡之中,味精行业预期将迈入合作与竞争相对平稳的2.0时代。目前已知的消息,市场已经逐步趋稳,价格正在逐渐回暖,部分市场已经报价7600元/吨。
需要指出的是,由于同大众的日常消费挂钩,味精行业展现出明显的需求稳定性和复苏快速性。通过行业经济指标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,味精行业在经济波动中表现平稳,鲜受经济大环境影响,并且在食品行业子行业中,是表现最为出色的子行业之一。而更多以概念出现的第二代、第三代调味品的竞争,也并不会造成味精行业的衰微。据估算,中国大陆增鲜调味品市场的容量超过300亿元,占调味品行业总体容量的近25%,这其中,以味精为代表的传统增鲜调味品直接市场容量又占到70%以上。可以说,味精仍是目前中国大陆增鲜调味品市场最重要的品种之一。按照现阶段味精需求的结构,食品加工业消费了50%左右的味精供给,餐饮业消费了30%,家庭消费为20%左右。这三个渠道的增长,亦将成为带动调味品市场发展的动力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,产业集中度更高、竞争更加有序、产销相对平衡的味精行业,将会在平稳增长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。
- 上一篇:加多宝加码餐饮渠道受热捧
- 下一篇:中餐的魅力在于百花齐放 制定标准须谨慎